人民日报报道苏南追梦现代化的新实践

作者: 时间:2013-08-30 点击数:

苏南人的光荣与梦想,在她一年中最具魅力与风采的初夏时节,不期而至。 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没有向苏南5市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资金等种种实惠,却赋予了苏南先行先试的全新动力与使命。

苏南人说,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机遇就在眼前,没有理由不牢牢抓住它。

引导自主创新、聚集现代产业

站在现代化新起点,以创新驱动新一轮转型升级,是苏南干部群众的自觉追求

南京江宁,方山脚下,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一根根不起眼的试管,是这家全球领先的基因合成供应商的产品。若不是公司CEO、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章方良的介绍,哪能想到以毫克为单位的一根试管的身价,竟然抵得上一辆帕萨特轿车。

在苏南城市群,像金斯瑞这样跻身全球产业链高端的成长型企业还有很多。立足国际产业分工,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正成为苏南5市的自觉追求。

当物联网概念刚刚浮出水面,无锡新区已引进多家研发机构;当纳米技术尚是鲜为人知,苏州工业园区已着手打造产业化基地;当3G还未正式商运,南京已启动4G网络“无线谷”……先人一步的苏南人,以不放过任何一次机遇的敏锐,感知新技术革命的律动。

如今,南京的智能电网、镇江的碳纤维、常州的智能制造、无锡的物联网、苏州的纳米和生物医药…….风头正劲!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如果说,过去苏南是学习,是跟随,是追赶,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那么,今日苏南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自信,誓与国际先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近两年来,苏南研发投入已占到GDP的2.5%,专利授权量占到全国的14%,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从制造到创造,关键在人才。南京“321计划”、无锡“530计划”、苏州“姑苏人才计划”……苏南各地求贤若渴,打造多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智平台,并在创业上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从摇篮到成年”的“保姆式服务”。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苏南新一轮转型升级,除了着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还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两年来,南京重点打造软件业服务外包,将印度班加罗尔作为赶超目标;苏州则致力现代金融服务,无锡着力发展工业设计,常州力推智能制造设计,镇江着手建设云计算基地……苏南各地现代服务业迅速跟进,既是增长方式的升级,更是发展路径的创新。

“三集中”“三置换”“三并轨”

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苏南正在路上

江阴新桥镇,2万多户籍人口因全部住进了配套齐全的社区,而取消了行政村建制,90%的农地流转出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张家港永联村,村民也大都集中居住在小桥流水、环境优美的“永联小镇”,人人不愁就业,家家都有分红……

苏南的城镇化,得益于多年来力推的“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但是,“三集中”推动下的“城镇化”也有隐忧:满足于农民上楼、土地开发,农民的就业、社保、公共服务等如何保障?

苏州率先探路城乡一体化。在“三集中”基础上提出“三置换”:鼓励农户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作为农民最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在“三置换”中得到空前重视,农民的收入与保障有了着落。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尧南社区65岁的翁云福,怀揣资产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物业股份合作社、茶叶股份合作社和横泾物业股份合作总社尧南分社5本股权证。一家5口除了每年10多万元的工资性收入,2012年还从股份合作社里拿到2.3万元的分红。

在苏州,农民收入中财产投资性收入占到38.2%,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经济组织累计组建近4000家,持股农民比例达96%,基本实现“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表示,农民的城镇化之梦,是充分享受城市文明的“人的现代化”之梦。人不一定住在城镇,但生活品质要与城里一个样。

2012年,苏州实现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三大保障”全面并轨。

不仅是苏州,苏南其它地方亦在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并根据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要求,致力于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等一体化的城乡统筹体制创新。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的归宿,是“人的现代化”,使农民同步享受发展红利和现代文明。

目前,苏南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09:1,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致力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这是苏南人的共同期盼,更是建设富裕文明宜居区的必然选择

6年前,太湖的一场蓝藻危机,将“苏南模式”推上风口浪尖,引发人们对其增长方式的质疑,更引发人们对以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反思。

一场“壮士断腕”式的生态保卫战,使太湖周边数千家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仅宜兴一个县级市,5年间累计关停并转化工企业500多家、琉璃瓦企业300多家,封堵排污口近400个,拆除围网养殖3.2万亩,修复生态湿地1.6万亩、建设生态防护林5.5万亩。

寸土寸金的苏州,制定出生态保护的“四个百万亩”规划,确保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各100万亩的面积。

省会南京改革传统的镇村考核方式,按照工业型、服务业型和生态型等不同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并重点规划建设10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让古都风貌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

常州则致力构筑西南部丘陵水源涵养区、呵护溧阳天目湖碧波荡漾的一湖清水。

今年6月,江苏省出台《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明确提出确保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省长李学勇强调:“生态红线,是维护生态安全的‘生命线’,是维护公众健康的‘保障线’,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线’!”

日前,江苏省委、省政府又作出决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用10年时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苏南人的中国梦,已经被“现代化”点亮。诗意地栖居“梦里水乡”,还会远吗?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01号  邮编:215011  Copyright ©2019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