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农: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年初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如今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但农业现代化进程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同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重大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请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一起和我们就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行交流。主席,您好。
今天我们想跟你就推动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也是我们的“三农”问题,跟网友们交流一下。我们都知道“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您几十年前在黑龙江也是主抓“三农”问题的,想问一下您,几十年前的“三农”问题和现在的“三农”问题有没有一些区别?
民革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去调查研究
【周铁农】:我觉得“三农”的根本问题应该是几十年来没有变化,它都是要解决农村、农业,包括农民本身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多年来一贯追求的这样一个目标。但是,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我们要解决的当前紧迫问题,在30年来说应该有很多变化。比如说30多年前,我们主要是解决转变当时以生产队、人民公社这样一种形式所固定下来的农村生产关系,来解放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到今天,我们主要的问题不是解决这个问题了,而是解决如何使农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比如说农业的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提高,和农村面貌的进一步改善,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应该说具体问题和3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了。
[主持人]:主席,能不能先跟我们介绍一下,近几年民革中央在“三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周铁农】: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这些年来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第一方面,这是我们的“主业”。我们现在每年都选择一个题目作为我们一年的重点调研题,连续五年了,我们都是把“三农”问题做为我们调研的重点。五年来,我们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民的土地经营承包权的合理、顺畅的流转,农村如何通过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的结合,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等等这样一些题目。在这些调研基础上,我们给中央形成了大约将近20份调研报告,每个报告当中都提出了若干个政策建议,还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将近40篇的政协的大会发言和提案。这20篇调研报告,其中有7份得到了包括家宝同志在内的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批转有关部门去研究,有很多建议现在通过中央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文件,我们的意见得到了很好的采纳,有些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在大会上的一些发言和提案,都被政协列为重点提案来办理。所以,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主持人]:应该说我们把很多理论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了现实当中可以操作,而且操作性非常强的一些具体的工作来实施的。
【周铁农】:是的。
[主持人]:刚才主席也说到了民革中央把“三农”问题摆在了一个首要的位置,为什么要把“三农”问题摆在首要的位置?
【周铁农】: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三农”问题本身很重要,尽管建国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三农”问题仍然是四个现代化当中,相对来说比较滞后的。我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成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解决得也是相对来说比较滞后的。所以,中央一直非常关注“三农”问题,每年中央都发一个1号文件来重点解决“三农”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所以,“三农”问题本身很重要,大家都在关注“三农”问题,这是从“三农”问题本身来看。
从民革来看,在8个民主党派,就是8个参政党中,由于他们界别的特点,都各自有一个参政议政的重点。比如民盟在教育方面,九三在科技方面。但很少有一个是关注农业的。因此,我们民革就把“三农”问题这样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在党派参政议政当中别的党派又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很大的重点的问题选择为我们参政议政的重点,可以说是两者的一种结合。
[主持人]:而且觉得“三农”问题,我们每年开两会的时候,不管是哪一个分组代表团在讨论的时候,都会把农业的问题、“三农”的问题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周铁农】:对,这样的话,由于我们选择了“三农”问题作为重点,所以,使得我们民革参政议政的领域就变得非常广阔。
解决“三农”问题更应注重地域差异
[主持人]:昨天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用大幅的篇幅说到“三农”问题,包括主席在参加江苏省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也说到江苏的“三农”问题。我想知道您刚才说的1号文件,每年中央都会发,但是面对着中国这些国情,比如说东西部的差异,咱们东西总体跨越了五个时区,从资源、地域,包括人口素质等等都有不同。可能解决“三农”问题,不光是依靠1号文件就能解决的,请问民革中央对于“三农”问题在处理地域这一块具体问题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做法?
【周铁农】:民革中央在关注“三农”问题上,我们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到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去总结当地在发展“三农”问题上所积累的一些先进经验。比如说我们也到过江苏,北京农村,就“三农”问题做过一些调研,主要是去探索这些地方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总结在发展“三农”问题上的经验。但是,我们更多的时间,我们是到一些农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样一些省份,比如到西部的一些省份,或者到农业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整个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的这样一些地区去调研,发现一些问题,发现我们的政策在贯彻执行当中还遇到一些什么困难,这也是中央更需要知道的一些情况。
[主持人]: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去了东部、中部、西部,西部之后,您挑的两个具体的问题,能代表西部的问题。
【周铁农】:在西部的省份当中,比如说我们到过宁夏,农业在这个地区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它也是一个“塞上江南”。比如我们到过甘肃,相对比较贫困的,比如定西,都去做过一些调研。这些省份自然条件比较差,农村的生产力总体上处在相对比较落后的状况,现代化程度不够,不管在农业、农村还是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东北省份比,和江苏比,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去调研,一方面是向中央反映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另外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也实际上介绍了我们在发达地区、先进地区所看到的一些人家好的做法,对当地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也是传递在农业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信息。
[主持人]:现在东部已经达到的成果可能是明天或者未来西部希望达到的目标。
【周铁农】: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但不能说东部没有问题。比如你去过江苏,包括北京,现在可能眼下需要解决的供给问题,可能不是很首要,但是他们可能长远需要面对的转型,或者一些未来所需要的困境,可能是之前没有成功的经验给他们分享,遇到这样的问题,您是怎样看待的?
【周铁农】:当然我们到一些发达的地区,我们也不是完全看,比如到江苏,在江苏我们看到江苏的农业已经搞得相当好,农村也很富裕。
[主持人]:城乡差距非常小。
【周铁农】:不是非常小,他们感觉到在有些地区,比如西部地区,农民进城很难。但是他们那个地方,想到农村去发展,也很难。说明农村已经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得非常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主持人]:高枕无忧了。
【周铁农】:也不是高枕无忧了。第一,我们现代化程度只是相比过去比,和农业一些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第二,在这些省份,他们的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现在越来越紧张,对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制约已经是相当大了。因为土地已经很少了,只剩下很少一部分。我到江苏和浙江,有的时候我很感慨,我说过去我们很多村庄是在田野上,现在我们的耕地是在村庄中,所以有这种感慨。
[主持人]:而且还会遇到前几年或者之前一段时间我们遇到的生产化或者往城乡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环境污染的问题,可能他们现在也要面临一面生产,一面治理。
【周铁农】:另外像农村劳动力,他们已经开始出现了短缺,这些都是可能会制约的。像江浙一带,很多原来的农民已经不再经营土地了,都去做别的去了,也是采取像工厂招工一样,招一些外地人到那里去替他们耕种土地,现在也出现了“用工荒”。
[主持人]:主席,民革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有哪些关于“三农”方面的提案?
【周铁农】:今年在两会上,我们准备了一篇叫做“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大会发言。除此之外,还准备了8篇关于“三农”方面的提案。8篇提案分别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养护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关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农村两权抵押的方式;关于大力发展县域金融,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建议;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关于继续在国家层面实施退耕还林的建议;关于大力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建议等。
[主持人]:我想这8篇提案是否也根据地域或者东西部具体的地方提出的?
【周铁农】:针对的地方不一样。
[主持人]:比如我们西部的地区,这8篇提案有哪几个是比较侧重的?
【周铁农】:比如其中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的社会管理的建议、关于金融这方面的建议、关于退耕还林这方面的建议、关于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建议,很多是针对西部和中部的。比如金融方面的,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这方面的,关于进一步确保农村和谐等等这样的建议,针对面更宽一些,有些是针对东部的。
[主持人]:我们看到很多提案有很多战略性的、前瞻性的眼光,可能是让这些西部现在农业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地域少走东部的弯路,东部也实现快速的能够转型。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对台工作也是民革中央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部分,也是民革中央的一个工作特色。想问一下“三农”这一块,这几年民革中央开展了哪些和台湾方面农业合作的一些项目?
【周铁农】:因为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我觉得最早可能是从农业方面开始的。最早像在海南、福建或者在江苏,还有一些地方,就开始有一些台湾的农民过来,因为他们的土地资源当时很紧缺,就把他们台湾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先进的栽培技术带到了大陆。当时在海南、江苏都不乏一些成功的,包括养殖这方面的技术,应该是从这方面开始的,后来才有一些工业、贸易等这些东西进来。
这一块我觉得在未来很长时间,在农村现代化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在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这方面,我觉得仍然我们有很多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因为我到台湾去过,我看到台湾在海产品的养殖,在水果、蔬菜的种植等等这方面,技术是比较先进,也有很多成功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方面的合作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民革中央这些年来在调研过程当中,因为对台始终是我们一个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所以,我们在对农村进行调研的时候,也都始终把我们在农业发展上面和对台有哪些地方有合作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我们也非常关注。比如在福建,我们参与海峡西岸论坛一些工作,在这方面我们把农业的问题作为很重要的问题来进行关注。
此外,我们还专门就两岸的农业合作问题,比如在海南,我们进行过专题的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关于推进两岸在农业方面合作方面应该注意解决的一些问题,是这样一些建议。
[主持人]:现在两岸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我们看到近几年内地不断扩大在台湾的采购水果,大量的采购。在这个过程当中,现在两岸的农业方面的合作方面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周铁农】:这种合作,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合作来提升大陆的农业现代化的水平;第二,使得我们两岸的合作,特别是我们大陆出台的惠及台湾农民的政策,如何能够使台湾的广大农民真正受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根本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放在首要的位置,民革中央在推进农业科技方面有什么打算或者进一步的部署?
【周铁农】:根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因为我们今年对农村仍然有几次调研,我们会把其中的一些放在如何去推进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因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把科技提上来,是因为我们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科技的位置就更加突出了。我们原来是解决了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农村土地经营等等这些层面上的问题。农村的基础设施的问题,现在国家已经高度关注。现在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用现代的科技来武装我们的农业和农村。所以,我们也想在今年的调研当中,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在一开始您说到了现在我们国家近些年,包括现今处理“三农”问题不像30年前,具体的一些做法和之前有所不同了,毕竟我们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空气的问题可能也在逐步的解决。但是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包括今年六中全会说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能也要放很大的篇幅,侧重在农村人口身上,他们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怎样做的?
【周铁农】:现在我们也把关注的重点逐渐的向这方面转移,比如说一是农村的人才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适宜于农村发展的人才培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去年就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一个论坛,就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这样一个论坛,就如何培养、使用农村的科技人才,这方面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也形成了我们对中央的一个报告和建议。此前,我们还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就如何定向为农村培养大学生,使农村的人才当中的大学生的比例逐步的提高,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那么,文化方面,我觉得现在也是农村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去年六中全会提出来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样一个目标,这是从全国来讲。对农村来说这个问题也是显得非常突出。因此,民革中央把今年我们这次重点调研的题目就选成为“农村文化的发展”,专门有一个调研。我们大概准备在五六月份进行调研。
[主持人]:这可能在全国相对农业比较滞后的地区,包括中部。
【周铁农】:我们选择一个中等地区。
[主持人]:虽然调研的地方非常少,但具有代表性。
【周铁农】:对。另外,我们重点调研,一方面是民革中央集中力量到一个省去搞一些调研,我们同时会委托其他省的民革组织,就同一个问题进行调研,我们把成果汇总以后,经过研究,最后才形成我们给中央的建议和报告,面还是挺广。
[主持人]:而且层层分布得非常的深入。
【周铁农】:对,我们会选择东部的、中部的、西部的各个省份来做。
[主持人]:主席,我现在看到有几个网友给您提的问题。人民网强国论坛的网友反映,他所在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缺乏供养和监护的问题很严重。村委会想把耕地集中起来耕种,创造公共资金,用于老人、儿童的集体监管。但是问题出来了,目前农村的承包制度不允许集中耕种,您认为村委会集中监管老人和儿童的想法可行吗?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实现公共资金的积累?综合看全国的情况,怎样解决农村老人、儿童的留守问题?
【周铁农】:这个问题确实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个既是可以预见到的,又是原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突出的这么一个问题。现在留守老人和儿童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央也高度关注这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的解决,根本问题要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个方向上解决。比如说从农民工进城,是不是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现在很多省在探索就地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有很多省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这样相对就减少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现在正在做放宽户籍限制的改革,使得到外地去打工而且已经有了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工,他们有条件,不受户籍制度等等这些限制,可以把他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接过来,实际上他就在新的岗位所在地定居了,这样也解决了后顾之忧。
所以我觉得恐怕从根本上来讲,是要解决农民,最后既离土又离乡,同时在新的地方安家立业这样的问题。或者不离土不离乡,在本地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从这两个方向上解决 就当前来讲,我们采取一些临时的措施,比如村委会集体为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提供一些服务,我觉得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办法。但长远来看恐怕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
您刚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农民在离土离乡的时候,如何解决承包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多次向中央提出建议,而且据我们所知,中央也在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调研,就是如何把农民现在的两权或者三权,因为现在家宝同志提出来,农民的财产权,一个是土地的经营承包权,二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三是从集体经济当中的收益权。这三权如何把它资产化。比如我们提了一个建议,允许农民把三权作为一种资产进行抵押,比如他可以贷款到外地去搞创业。比如农民在北京打工,要把父母接到北京来,在北京定居,他就需要一个房子,当然北京可能更困难一些,比如到其他别的城市,但手头上没有现钱,怎么办?可不可以把我这三权作为抵押,反正我将来不会去种地了,然后从银行获得一笔贷款,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把农民的三权资产化,我们觉得是解决农民创业或者在其他别的地方就业以后,解决他资金方面缺乏的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所以,我们也在积极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据我所知,中央有关部门也在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主持人]:看来新时期遇到的很多具体问题,确实得用一些新的办法。
【周铁农】:用新的办法来解决。
[主持人]:而且需要大智慧。
农民工的转型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
[主持人]:网友毛孩提问,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确是好事,但是怎么推进?如何确保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权益受到较好的保障?没有土地,没有工作,非农非工如何维持生计,这些是不是都应该认真的进行思考?
【周铁农】, :所以现在农村的土地经营制度保持长期不变,这是三中全会所确定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我觉得土地仍然是农民生计的一个最根本的保障。尽管现在一方面呼吁如何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利资产化,解决农民的困难。但是同时要使这三权得到确实的保障。只有这三权有了切实保障的时候,农民才能够摆脱非农非工这样一种局面。因为他最后有一个退路,他可以回到农村去继续经营自己这一块土地。
但是,现在具体在执行过程当中,确实也有一些农民是处在这样的状态。我觉得一方面这恐怕是在农村转型、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当中,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因为在转移过程当中,在一段时间里面很难去划清界线,它就是要两头要兼顾。到了一定时候,他稳定在一边了,他就不会为这个身份感到是一种焦虑。我已经是确定了,比如我作为城市人口,作为城市里面的一份子,我就不种地了,和土地脱离关系了,我的权利,只要保证有一定的收益,或者最后把收益权再转让,把它变现,这可能是他当时最大的需求了。在这种时候的话就不存在这个矛盾了。
但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全社会都在关注农民工呢?因为农民工处在半农半工、非农非工状态的时候,他自身对自己未来、对自己前途、对自己现实承担能力是很脆弱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全社会通过制度层面、通过其他一些别的经济层面,来帮助这些人实现这个转变、这个转化。
[主持人]:感谢周主席。我们都知道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访谈是最考验嘉宾水平的访谈,因为只有强国论坛的访谈才会有实时更新的网友的提问。现在抓紧时间看这条网友的提问,他叫贾胜国,他说,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如何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待遇、养老保险和就业指导等诸多问题?
【周铁农】:现在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些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稳步的向前推进。比如说不管是农民的转出地还是转入地,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现在都大大加强了。一是转出地,我这里的农民要出去打工,出去之前,我对他进行培训。培训实际上说白了就是使他到新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好的竞争能力,比如说可以拿到好一点的工资,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岗位,没有经过培训的,就不具备这个优势了。输入地,用工的地方,现在也在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而且从国家层面来说也很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比如说我们现在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组织企业对农民工进行一些集中的培训等等,这些工作也都在做。
所以,我觉得培训这个问题,已经在有序展开。但是,现在因为我们国家的农民工发展得很剧烈,就是增长的非常快。原来我在几年前调研的时候,大概全国是1亿多左右的农民工,那个时候觉得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一下子有1亿的农民跑出来了。到去年已经有2.5亿了。今后可能还会有所增加。随着增加,我们这方面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我觉得这需要从几个层面,一是国家的层面,要为农民工的转入、转出,针对他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我们要相应的、不断的出台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我觉得这些问题也应该得到社会方面的广泛关注。因为农民工出来以后,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农村的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包括对农民工的培训,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比如如何适应城市的生活,如何去熟悉城市生活的一些规律和规则等等这些,我觉得社会上可以做很多工作。通过把农民工组织起来,社会上可以做很多工作。
[主持人]:就是说把传统农民工逐渐向现代化的农民工转型。
【周铁农】:对。
[主持人]:农民工也遇到转型。
【周铁农】:对,他们也得转型。比如原来在农村生活,到城市里了,有很多地方和他原来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主持人]:不能像在你家的菜地里一样。
【周铁农】:所需要遵守的规则不一样。
[主持人]:往往遇到新的环境、周围的事物新的变化,可能自己会感觉到一些恐慌,这可能是农民工自身心理上的一个变化。如果调整不好这个过程的话,可能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状况。
【周铁农】:所以这件事情,我们有很多组织、很多机构,都可以去做一些、关注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主持人]:比如在技能、素质上的指导,包括心理上的。
【周铁农】:对,包括心理上的,包括城市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这样一些辅导,我们都可以开展。第三个部分就是靠农民工自己,自己在实现这个转移的时候,不要认为我就简单的到一个地方,你要有一个打算,有一个自我的要求,来不断提高自己。把出外打工当做自身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也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
我突然想到去年春运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案例,春运的时候刚开始实行网上购票,很多农民工遇到的问题是他从来不上网,不会操作。以前他们买火车票是拼体力,现在是拼技能,拼脑力,一时之间很多网吧全都是戴安全帽的农民工,但是有一个好的现象,我们社会也要伸出援手,有一个地方的一位大学生帮助农民工,教他们如何用电脑,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社会上和农民工实现互动,手拉手地去教他们,一步一步地完成现代化农民工的转型。
【周铁农】:现在咱们正在学雷锋,当年雷锋给家乡寄20块钱,这是对家乡很大的支援。现在你帮助一个农民工,比如掌握了一门在城市生活的技能,这就是现代雷锋应该做的。
[主持人]:现代化的雷锋,我们方方面面都处在现代化的精神。
【周铁农】:现在做雷锋不是拿出20块钱就行了。
[主持人]:不像以前是扶老太太过马路,现在是老太太跌倒了,你敢不敢扶的问题?
【周铁农】:是。
探索农民三种财产权利资金化的途径,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网友的问题。我们看网友的问题比较轻松,也比较有感觉。
这个网友的名字叫“后天一定更好”。请问周主席,我国目前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强拆、强建、城镇化速度过快,失地农民安置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请问主席,您怎么看待农村现代化进程当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周铁农】:这些问题的出现,我觉得是客观存在,我们也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问题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理解和认识上有偏差。因为我们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战略发展。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没有发展,其他别的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样,它的手段是什么,如何来进行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我觉得这确实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法制不断完善。比如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就是损害农民利益,或者在一些行为过程当中违法现象的发生,很多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本身不够健全,或者执法不够严格,一是要形成非常好的法律,大家都依法办事,包括被拆迁的也要依法办事,去拆迁的人也要依法办事,这样在拆迁过程当中所形成这样一种很激化的矛盾就会不断减少,大家都有法可依,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也要求我们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的执法部门,自身要深化改革,要提高素质,来解决在执法过程当中一些粗暴执法等等这样一些问题。
第三,我们在法律手段的同时,也要赋予必要的经济手段。比如现在拆迁过程当中,有很多不是因为拆迁户本身无论如何我都不迁,不管你多么需要,我就是不迁。这样的不是很多的。很多是因为在具体补偿问题上等等一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合理的东西,所以上升为矛盾,矛盾在化解过程当中又缺少协商,缺少了协调,最后导致矛盾的激化。
我觉得这些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增强,随着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觉得会逐步的得到解决。
[主持人]:感谢主席。
[主持人]:再念最后一个问题,因为问题实在太多了。
网友垂扬紫陌:请问周主席,在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民的基础上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目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下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
【周铁农】: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农民的三种财产权利,一种就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二是宅基地的使用权;三是从集体经济当中的收益权。现在这三权是体现在漫长岁月当中,这样的话,农民一旦身份改变了,集体经营的收益权还怎样去体现?因为我离开土地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如何去体现?这些问题,我觉得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我个人认为,通过三权的资产化,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途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刚才有的网友已经提出这个问题来,在转型过程当中,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现在之所以强调维持农村的土地经营制度长期不变,出发点我想就是这条,就是要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在这个前提下,土地经营的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具体农民来说,我觉得是可以有变化的。因为土地集体所有制,我们的土地经营制度就是土地是归农民集体所有的。那么,农民的身份如果转变了,在转变过程中,作为土地来说,它仍然是长期归农民集体所有。但是作为农民这个主体来说,我觉得在以后的日子里面会有变化。因为随着农民的不断减少,这个集体所有,原来是很大一块,比如10亿农民所有,现在我们的土地是不是已经就归8亿、7亿农民所有了。再若干年后,就归4亿农民集体所有了。对具体的农民,我不认为一个人生下来是农民,所以对土地关系就长期禁锢下来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探索这个途径。因为农村人口减少,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作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者的农民的数量在减少,这个主体本身就在变化。
[主持人]:现实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针对的相应措施也要跟上。
今天非常感谢周主席在两会期间、在百忙当中来参加人民网的访谈。强国论坛的访谈,每一次真的不容易,面对方方面面很多网友,关注“三农”这块的,而且关注您平时日常工作的网友的提问。
【周铁农】:这么多网友关注“三农”问题也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