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时间:2015-05-28 点击数:

作为致力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新形势下中央、国务院的支农政策既为农发行业务发展提供了空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发行面对传统农业资源的萎缩与复杂的市场形势,结合发达地区经济实际完善支农定位与运行机制,优化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路径值得探索。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发达地区农发行支农领域不断拓宽,支农效应不断显现,资产质量保持优化。但随着农发行内外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面对多重制约因素。

1、政府融资平台新政频出,项目贷款营销困难重重

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农发行在适应政策债务管理新规调整,完善信贷支持的方式及贷款条件的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难题:一是项目公司拥有的出让土地很少,第一还款来源落实难。根据目前项目评估的一般要求,只有项目公司拥有的出让土地才可以作为测算自身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源。由于发达地区出让土地少,营销范围只局限于以政府性两基一费作为还款来源的水利项目、国家明确可以由政府补贴收入作为还款来源的公路项目以及土地收储项目,其他项目很难突破。二是可抵押土地资源少,第二还款来源落实难。根据农发行公司类客户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管理指引规定,仅农村路网项目二类公司可以全额担保,其余县级公司的各类项目以抵押为主。结合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现状,仍难以开展。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管理日趋规范、合规意识增强,项目贷款推进困难明显加大。特别是涉及项目用地审批,政府和财政的授权协议,纳入预算管理的承诺等环节落实难度大。

2、粮食面积逐年下降,传统信贷业务资源极度匮乏

发达地区作为粮食销区,粮食产量小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传统信贷业务资源极度匮乏。近年来实施托市收购政策,农发行贷款形成库存主要是政策性粮食库存,而购销贸易企业不能从粮油交易市场直接竞拍,粮食调销贷款的操作难度大,同时粮管所的资产负债状况又难以满足发放流转等商业性贷款对评级授信的要求。

3、信贷政策制约,客户维护与巩固举步维艰

根据银监会对农发行两轮驱动战略的确立,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审慎发展的思路已经确立,给商业性业务占比达25%的发达地区农发行客户维护带来巨大压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企业资金链偏紧的情况下,保持存量贷款续贷既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也是地方政府的关注重点,切不可贸然压贷抽贷。另一方面,面对上级行授权、评级授信、利率、担保等各方面要求的调整,农发行在满足客户续贷和协调上级行提高效率等各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工作难度,处理不当将带来工作的被动。此外,在这些崭新的形势下,商业性业务发展几无可能,甚至面临萎缩的态势,必将对农发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三、新形势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展望

针对发达地区地区经济发达的区域特征和新农村建设需求,发达地区农发行应结合政策要求与发达地区地情,调整结构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业务发展,同时坚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1、积极突破瓶颈制约,推进项目贷款营销

发达地区传统业务资源匮乏,在商业性业务受政策限制的情况下,做好政府类项目仍然是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目前过渡期政策来看,应积极突破瓶颈制约,营销可用政府补贴收入作还款来源、总行政策允许的全额保证或部分抵押的水利、公路和土地收储项目,在承贷主体的选择上优选有政府背景、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产实力较强、经营现金流稳定充足的公司一、二类客户,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能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民生的农田水利、水生态保护工程项目以及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项目;二是以发达地区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为契机,积极支持纳入升级工程改造计划、落实财政补贴资金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三是土地收储项目和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四是城郊结合部或县域棚户区改造项目;五是区域城镇建设贷款业务,对新型农村社区及其配套水电路气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建设、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进行整体信贷支持。

2、深入分析企业状况,巩固优质客户群体

加大对上沟通及汇报力度,针对发达地区商业性客户总体平稳、质态较好的实际,争取在利率、担保、审批等方面一企一策、区别对待,妥善维护好存量客户,维护好农发行良好形象,对新客户则从严审慎发展。应客观分析测算资金需求,对于现有的授信额度,在企业经营基本正常、没有影响资金安全的特殊因素发生的情况下,维持现有风险防范措施不变,提前做好评级授信和到期转贷工作,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周转。适当增加对现有优质大客户的授信,对于现有的客户适当增加用信规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做大商业性信贷业务。通过市场调研、行业调查以及外围走访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销行业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有序营销拓展新客户,拓宽信贷支农的广度和深度,重点放在优质行业龙头企业、农村流通体系企业,优先支持同业领先、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在综合存款、利率、中间业务等贡献的基础上,逐企业合理确定一揽子营销维护方案,突出考核信贷资产综合收益率。并依托大客户,积极争取开办投行业务,如内保外贷人民币境外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3、着力保证收储贷款,推进业务均衡发展

认真做好夏秋两季收购信贷工作,主动跟踪粮食一县一企改革进展,提前与粮食部门沟通协调,做好调研,加强新形势下粮食信贷支持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夏粮分仓保管、库存检查、粮权公示等制度和要求。把握好国家新建1000亿斤仓容、新增500亿斤地方储备的有利契机,加强与粮食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对接,积极营销仓储设施及储备贷款。对于各类储备贷款,全力保证资金供应,应做尽做;对于市场化收购和调销贷款,一企一策,在综合企业经营能力、风险防范措施等因素前提下,审慎开展;对于建仓贷款,能够落实财政补贴的,全力支持,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审慎开展。积极开展家庭农场和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借鉴兄弟行的成功经验,加大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力争在支持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4、有效落实风控措施,前移风险管理关口

一是把好客户贷款准入关口。贴近客户和市场,做到“六个了解”:了解企业全产业生产、经营与订单增减变化情况,产品结构、产销是否正常;定期了解企业经营现金流变动情况;了解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增减变化情况;了解企业对外投资情况;了解企业对外担保、担保链情况;了解企业对外融资,民间借贷情况。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客户准入的核心条件,在落实好风险防范措施关注第二还款来源的同时更多地把握好企业第一还款来源,重点把握客户主业的稳定性、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的稳定性、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偏好以及与银行的合作态度等,为贷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加强对贷款担保的监测与评估。对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授权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手续和文件进行重点审查,确定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三是认真研究市场走势,健全预警机制,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价格走势,确定贷款投放时间、额度方式,将风险降到最低。四是加强实地贷后风险评价。定期根据政策、市场、信用、企业风险变化情况,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和农发行贷后管理等情况。县支行对所有商业性贷款企业进行月度风险评价,市分行选择辖内重点企业按季评价,前移风险防范工作重心。五是规范贷款操作流程。严格把握好操作环节,如合同签订、条款约定、落实好面谈面签、保证及抵押手续实地核查等制度。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滨河路1701号  邮编:215011  Copyright ©2019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All rights reserved.